局部诱导(第8天)
在皮内注射区域上方,用2cm×4cm的滤纸浸透受试物(或其浸提液),覆盖注射点。
用封闭敷料固定滤纸,持续48小时。
对于无刺激性的受试物,可在敷贴前24小时在皮肤上涂抹10%十二烷基硫酸钠(SLS),以增强致敏效果。
激发阶段(第22天)
在豚鼠背部另一侧剃毛区域(约2cm×2cm),局部敷贴受试物(或其浸提液),持续24小时。
对照组使用空白溶剂或已知非致敏物进行相同操作。
观察与评分(激发后24小时、48小时、72小时)
根据Magnusson和Kligman分级标准,对皮肤反应进行评分:
0级:无反应。
1级:轻微红斑。
2级:中度红斑。
3级:重度红斑和水肿。
4级:重度红斑、水肿,伴有焦痂形成。
计算每组的平均反应分数,并进行统计学分析。
结果判定
致敏阳性:试验组动物的平均反应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(通常p<0.05),且至少有一只动物出现2级或以上反应。
致敏阴性: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,或反应轻微(≤1级)。
优缺点
优点:
灵敏度高,适用于单一化学物质的致敏性评价。
结果可靠,被广泛接受为皮肤致敏试验的“金标准”。
缺点:
动物使用量大,伦理争议较多。
试验周期长(约3周),成本较高。
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,需结合其他试验方法(如局部淋巴结试验,LLNA)进行验证。
替代方法
近年来,局部淋巴结试验(LLNA)因其更少的动物使用量和更短的试验周期,逐渐成为GPMT的替代方法。LLNA通过测量淋巴细胞增殖程度来评估致敏性,结果更客观,且符合3R原则(减少、替代、优化)。
结论
豚鼠最大剂量法(GPMT)是一种经典的皮肤致敏试验方法,适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的致敏潜能。尽管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但在某些领域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随着替代方法的发展,GPMT的应用可能会逐渐减少,但在当前仍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性评价工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